5月1日下午,由南昌大學、江西省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科技自立自強助推江西產業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流域碳中和與生態文明建設分論壇”在南昌舉行。10多名“兩院”院士齊聚南昌大學,共話流域碳中和與生態文明建設。
論壇開幕式上,南昌大學校長周創兵代表學校向與會嘉賓、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聚焦“十四五”、面向2035年遠景目標,南昌大學將以鄱陽湖及其流域碳中和研究作為總體目標,整合學校能源、交通、建筑、化工、信息、材料等相關學科成立南昌大學流域碳中和研究院,進行相關學科的交叉,重點突破流域碳中和的復雜模型、關鍵技術與系統集成,促進學科交叉繁榮,塑造流域碳中和學術生態共同體,服務國家和地方“雙碳”重大戰略。
論壇上,南昌大學流域碳中和研究院正式揭牌。研究院將圍繞鄱陽湖及其流域碳代謝格局、過程與生態環境效應;鄱陽湖及其流域復雜系統模型;面向碳中和的能源、工業、農業、建筑、交通減污降碳關鍵技術研發與系統集成;鄱陽湖及其流域低碳轉型驅動機制與模式等4個方向展開研究。
論壇學術主題報告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青海大學校長王光謙,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校長馮夏庭,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金涌,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建云分別作題為《我國風光水碳途徑與對策》《二氧化碳地質封存問題》《2060碳中和與能源化工產業》《碳中和——水利能做出什么貢獻?》的報告,報告圍繞“兩山”理論轉化和“3060”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對江西省碳達峰、碳中和及生態文明建設和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具體詳盡的建議。
原文鏈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191789/6094026
編 輯:張燕紅
責任編輯:譚 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