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青年學子的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挑戰杯”競賽組委會首次舉辦“揭榜掛帥”專項賽。第十七屆“挑戰杯”競賽“揭榜掛帥”專項賽“高效率球形鈦合金粉末制備新原理新工藝研究”競賽公布獲獎名單。
經過評審委員會的層層評審
全國30件作品獲獎中
我校兩件作品
《PREP法制備球形鈦合金
粉末工藝優化研究》
《EIGA法制備球形鈦合金粉末工藝優化研究》
分別榮獲二等獎與三等獎
作品介紹
01
作品名稱:PREP法制備球形鈦合金粉末工藝優化研究
團隊成員:周佳成、付依、周慶
指導老師:張銘顯
作品介紹:該項目基于等離子旋轉電極霧化法(PREP)的制粉工藝,著眼于當今世界3D打印鈦合金器件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和醫療領域的趨勢,聚焦于3D打印用鈦合金粉末的各項性能指標,圍繞高效率合成球形鈦合金粉末制備這一技術難點,研究PREP法的制粉機理和規律,通過試驗探究鈦合金粉末的PREP法制備工藝,進一步優化PREP法制備鈦合金粉的工藝參數,最終制出一批性能良好的球形鈦合金粉末,并提出了一個理論可行的高效率合成球形鈦合金粉末制備工藝方案,為高效率鈦合金粉末制備新工藝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02
作品名稱:EIGA法制備球形鈦合金粉末工藝優化研究
團隊成員:肖競豐,鄒茂林,宗萃文,張龍鶴,陶奕韜,李璞琰
指導老師:張銘顯
作品介紹:該項目著眼于3D打印的原料——鈦合金球形粉末,研究了影響電極感應熔煉氣霧化法(EIGA)制備鈦合金球形粉末性能的影響因素。EIGA法是利用霧化噴嘴噴射的高速氣流對金屬液體流動進行粉碎,使其冷卻凝固形成粉末的過程。鈦合金粉末的雜質含量、流動性、封裝密度則是影響3D打印得到的零件性能的主要特性。通過對EIGA法粉末成形機理的探究,確定了EIGA法制備球形鈦合金粉末流動性、球形度等性能的主要影響因素,分別對每個影響因素進行分析與計算,得到了理論上的影響趨勢,為后續基于此可能開發出的理論模型或模擬環境奠定基礎。
由共青團中央等舉辦的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舉辦“揭榜掛帥”專項賽。專項賽采用“政企發榜、競爭揭榜、開榜簽約”方式,由政府、企業提需求出題,組委會面向高校廣發“英雄帖”,學生團隊打擂揭榜。 比賽一經推出便獲得了我校的高度重視,同時也在廣大的南大學子中掀起了一片科技創新的熱潮。為確保我校參賽隊伍能夠順利完成比賽,我校的相關職能部門、各個學院對比賽予以全程支持,做好比賽保障工作。參賽的學生和指導老師潛心研究,努力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將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從而創造更大價值。
原文鏈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0774778306164820&wfr=spider&for=pc
編 輯:邱芝栩
責任編輯:吳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