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排長隊取藥說“不”,向不合理用藥說“不”,向用藥安全風險說“不”……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南昌大學一附院藥學部深入推進 “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用專科化升級臨床藥學服務,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從“人等藥”到“藥等人”
“取藥和退藥排隊是個大問題,怎樣保證藥品全鏈條全過程質量可控,暢通群眾看病就醫最后一個環節,大家都談一談各自想法。”日前,南昌大學一附院院領導在門診西藥房進行調研,并組織有關部門召開現場協調會。自“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以來,該院黨委確定了10項重點工作,實行領導班子成員領題分工推進。
在東湖院區門診大廳,以前西藥房窗口排長龍的現象不見了,排隊人數大大減少。“現在取藥速度很快,我剛在機器上報到,那邊藥就在等我了,真是太方便了。”患者謝大爺說。
該院藥學部從內完善機制,優化人員配置,增設橙心助老志愿服務崗,動態調整窗口開放時長,建立每月調度、半月會商、每周改進的工作機制,及時排查可能影響患者就醫等待因素。經過一段時間努力,患者投訴率降低了,工作效率提升了,醫患距離也拉近了。
打造“智慧藥房”
藥師配藥時,經常要甄別容易混淆的相似藥物,調配核對耗時久,還可能因誤差給患者帶來用藥安全隱患。針對這一問題,藥學部主動靠前服務,在盡量縮短患者取藥等候時間外,聯動醫務處、門診部、信息處等職能部門,從外優化硬件,引入自動發藥機、智能擺藥機、麻精藥品柜等現代化藥房設備,打造“智慧藥房”。
藥學部積極推進智慧醫藥生態圈建設,探索“互聯網+”醫療機構處方信息與社會藥店互聯互通運作機制,聯合第三方開發藥品SPD供應鏈系統,實現藥品可追溯閉環管理,助力藥學服務能力提升。這有效解決了長期以來在患者看病就醫過程中存在的“三長一短”中排隊時間長的問題,暢通了看病就醫最后一環。
與此同時,藥學部充分發揮遠程醫療中心資源優勢,搭建起遠程藥學會診和MDT討論終端,實現了醫聯體基層醫院遠程幫扶、遠程教育,提升基層藥學人員藥學服務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將服務技術實實在在下沉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增進群眾健康福祉。
升級臨床藥學服務
“很多人對藥師的認識還停留在‘配藥’‘發藥’層面,其實,藥師除了確保用藥正確、用量安全與用藥適宜外,還承擔著藥物臨床試驗和各臨床部門、患者的用藥咨詢與指導。”該院藥學部主任胡錦芳說,藥學部在全院臨床科室推行“臨床藥師制”臨床服務,參與臨床用藥決策。
藥師積極參與臨床藥物治療,實施藥學查房和藥師會診,提供藥品信息與用藥咨詢,開展臨床藥學教學和藥學應用研究等,在合理用藥中發揮重要作用;開設藥師門診,并主導建設多學科聯合特色門診,獲全國首批“PCCM咳喘藥學服務門診”,開放聯合呼吸門診綜合診療室,為患者提供集醫、藥、護一體化的氣道慢性疾病診療。
該院藥學部還突出專業優勢,依托江西省轉化醫學研究院平臺,不斷激發科室創新動力,加快技術創新,加速科研成果轉化,讓傳統的古方制劑,煥發新的生機,比如“柴胡清瘟方”就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應運而生的創新成果。目前,“柴胡清瘟方”已獲得3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軟件著作權、1項外觀專利、1項國家發明專利。
原文鏈接:http://epaper.jxwmw.cn/html/2021-10/19/content_5412_5161107.htm
編 輯:涂金鳳
責任編輯:許 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