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博北大的學霸姐妹花王清(右)和陳藝(左)。受訪者供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3日電(記者 左橙 通訊員 胡珂馨 占雨琳 葉婷)“我們一起從南昌大學走到北京大學,本科四年直博五年,一共要同窗九年的時間。”在南昌大學的校園里,有這樣一對姐妹花,她們一起考入際鑾書院本碩實驗班成為同學,共同參加夏令營、準備面試,如今又一同直博北京大學,將再度成為校友,引起該校師生熱議。
據悉,這對姐妹花是王清和陳藝,她們來自南昌大學際鑾書院2018級本碩實驗班材料物理專業。兩人分別以專業第一和第二的成績,直博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專業。
王清(左)和陳藝(右)。受訪者供圖
相伴學業路:一起上課、對話練口語
直博成功以后,王清和陳藝告訴記者,選擇考入實驗班既是嘗試突破的開始,高等研究院多學科交叉的平臺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實驗班的“滾動淘汰”機制也激勵著自己潛心向學。
在學業上,王清和陳藝經常結伴上課,還是彼此的口語練習搭檔。談及學習方法,陳藝介紹:“上課認真聽講是非常重要的,否則課下就要花大量時間去補救。”對于考試周備考的方式,陳藝會在考試周前一個月進行集中復習,從習題中快速總結出方法。
大二時,因為有一些知識在學習過程中沒有滲透到位,加上考試周沒有及時調整好狀態,陳藝也有過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的時候。“但我的調節能力還可以,在下個學期開始前恢復到良好的狀態中。”
王清的學習秘訣是專注學習時暫時離開手機。“我把手機交給同學保管或者直接關機,使我自己能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在考試周和準備保研的階段,王清也會利用備忘錄整理待完成事項,并按照預定的計劃穩步推進復習。
王清(右)和陳藝(左)。受訪者供圖
除了夯實相關基礎外,王清也積極投入到相關科研活動中。“參與科研的過程,也是培養科研思維與抗挫能力的過程。”王清表示,從提出想法到形成文章是一條很長的路,但這個不斷打磨的過程也提高了自己面對失敗的能力。
“由于是單獨面試,你無法知道其他同學的表現,老師們說話也都很客氣,其實每次面試心里都很沒底。”回憶起保研面試的經過,陳藝分享了自己真實的心路歷程。在投遞簡歷階段,陳藝與王清沒有進行海投,而僅向6所高校投遞了簡歷。對于院校選擇方面的問題,她們也有著自己的思考,“我們根據自身情況從興趣、科研前景、導師、學校等方面進行選擇”。
相對順利的保研過程也常伴隨著未知的壓力,分享起面試中的細節,王清回憶說:“在北大面試的時候,老師說我的PPT太中規中矩,缺少一些個人特色,這些建議都是我在保研過程中的意外收獲。”
課外生活也精彩:愛火鍋愛斗圖的姐妹花
記者注意到,陳藝和王清在課外生活里也是陽光開朗的兩個女孩。王清在社團負責新媒體類工作外,周末也喜歡和朋友一起外出放松。她還回憶起父親喜歡哲學,自己從小就讀《理想國》這類書籍,在生活的很多方面,父親都給予過參考和意見。
陳藝則將更多的課余時間放到社團工作和校園活動中。在社團里結交的大量朋友,大家一起做校園活動,是陳藝的“快樂源泉”。“雖然有些校園活動是很辛苦的,但在結束后,我們又常常會覺得這段時光是值得的。”陳藝表示,每一次全心全意地投入,都能帶來不一樣的收獲。
日常生活中,王清熱衷于慢跑,陳藝喜歡練習瑜伽,而火鍋是姐妹花的共同心頭愛。閑暇時分兩人相約火鍋店,一邊談天說地一邊看鍋里的煙火騰騰。不在一塊時用表情包斗圖也是兩人的解壓方式,“一刷能刷整屏的表情包,看誰斗圖厲害。”
王清(右)和陳藝(左)。受訪者供圖
情感上王清已有一份穩定的感情,而陳藝則認為“友情也是前進路上一份不可缺失的力量”。
談及未來的打算,王清表示自己想成為輔導員或者老師,“因為比較喜歡學校里的氛圍,不過當下現在最簡單的愿望就是能順利畢業。”
陳藝則認為,未來有太多未知的因素,不如先集中精力將當下的事情完成好。
對于未來北上求學,兩人已經約好要一起在未名湖畔開啟新的生活,一起去故宮看雪。
原文鏈接: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txs.youth.cn/yc/202112/t20211203_13336266.htm
編 輯:陳臆安
責任編輯:劉青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