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3月21日消息(記者 盛楊泳)“鈴鈴鈴,鈴鈴鈴……”3月20日12時55分,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響起,一名新冠肺炎陽性孕產婦緊急待產,要求提供醫療救助。
接到電話后,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第一時間緊急部署,立即啟動新冠孕婦緊急分娩應急預案,調派婦產科、兒科、麻醉科聯合會診,對產婦進行疫情風險評估,為寶寶的出生“保駕護航”。
救護車把孕產婦送往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央廣網記者 盛楊泳攝)
感染奧密克戎亞變體BA.2毒株 孕產婦危險重重
這是一位孕40周的31歲孕產婦,胎膜早破,出現不規則宮縮,入院檢測為新冠肺炎陽性病例,而且屬于奧密克戎亞變體BA.2毒株感染者。
“這是我們江西首例感染奧密克戎亞變體BA.2毒株孕產婦產子,這種毒株傳染性特別強,如何安全有效完成手術,又要隔離如此兇險的病毒,是這個手術最大的難題?!苯魇≈卮蠊残l生事件醫學中心首席專家向天新告訴記者。
什么是奧密克戎BA.2毒株?
有研究表明,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已經出現三種亞型,分別是BA.1、BA.2、BA.3。其中,奧密克戎BA.2變異株也被稱為“隱形的奧密克戎”。BA.2變異株更具傳染性,傳播率比“原始”的奧密克戎高出約30%,但其導致的疾病嚴重程度與奧密克戎原始毒株相比并無差別。
傳染性強,手術感染風險增大。感染奧密克戎亞變體BA.2毒株讓孕產婦危險重重,怎樣隔離病毒,確保母子平安?所有工作人員的心都揪著。
穿戴三級防護 24分鐘超快手術 順利誕下男嬰
“嘀嘟嘀嘟……”14時02分,伴隨著一陣緊急的救護車鳴笛聲,孕產婦抵達了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此時,醫護人員早已在急診專用通道等待了1個多小時。
“??!好痛!”14時20分,產婦躺在隔離產房內全身顫抖,面色蒼白,內檢已經開了二指。
醫護人員一邊安撫孕產婦情緒,一邊做產前檢測:“心率蠻好的,血氧飽和度也蠻好的,深呼吸,放輕松……”
醫生檢查發現,胎兒體型較大,雙頂徑10.0cm,胎頭高浮,考慮頭盆不稱,是剖宮產手術的指征。
孕產婦被推進負壓手術室(央廣網發 楊珍攝)
醫院決定立即實行剖宮產手術。15時25分,孕產婦佩戴口罩,所有參與手術的醫護人員穿戴三級防護和正壓頭套,在負壓手術室內對孕產婦進行剖宮產手術。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生緊急為孕產婦手術(央廣網發 楊珍攝)
負壓手術室內,醫護人員有條不紊地給孕產婦進行手術。即使防護服臃腫,護目鏡不斷起霧,三層手套緊繃,都絲毫沒有影響整個手術的進展。
“奧密克戎BA.2毒株傳染性極強,這要求手術不僅要隔離病毒,還要做到無菌,我們的醫護人員不得不里三層外三層。”術后,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副主任尹春華說。
15點50分,新生兒出生了。
醫護人員給孩子剪斷臍帶(央廣網發 楊珍攝)
命懸一線 新生兒輕度窒息 緊急心肺復蘇搶救
然而,讓所有人緊張的是,新生兒出現了輕度窒息,他安安靜靜躺在手術臺上,并沒有發出洪亮的啼哭聲。
時間就是生命。經過醫護人員1分鐘緊急心肺復蘇,一聲“哇哇”的啼哭,讓在場所有人松了一口氣。
從進手術室到寶寶出生,歷經24分46秒的生死時速,這名孕產婦終于順利分娩,新生兒評分良好,7斤9兩,母子平安。
望著新生寶寶紅撲撲的小臉兒,醫護人員露出了久違的微笑。
醫護人員手中抱著新生兒(央廣網發 楊珍攝)
“孕產婦比較年輕,才31歲,考慮到這一點,我們在手術中采用了美工切口,比普通手術刀口小得多,盡可能讓刀口更美觀。”尹春華說。
新生兒出生后,立即被送到保溫箱安置,并安排特護人員進行隔離監護觀察。
目前,新生兒核酸檢測初篩陰性,沒有出現新冠肺炎相關癥狀;同時,該名孕產婦已經確診為無癥狀感染者。
原文鏈接:https://apicnrapp.cnr.cn/html/share.html?id=27865824
編 輯:雷若琪
責任編輯:程文豪